看《月亮和六便士》的时候,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以前认识一哥们,原本是一循规蹈矩的乖学生,每天到点就去教室,晚上还去图书馆占座看书,如果不出意外,看样子大学四年就会这般平静下去。可是突然有一日,他爱上了摇滚。也不知是哪天的雷电劈到了他,还是灵魂自行开了窍,他把原来那些平庸的衣服都扔了,从此穿的就是黑色,铆钉,铆钉,黑色……从头到脚,他好像换了一个人,生活不再是吃饭睡觉看书打游戏,而是组了一个乐队,歇斯底里吼叫到天亮,床头写的是“摇滚不死”,嘴里喊的是“rockandroll”。
毕业的时候,这哥们还搞了一次摇滚式行为艺术,就是把一把破吉他摔了,然后站在夕阳下,头也不回地走掉。还好他没有摔跤。姑娘们都记得这个传奇的人,后来听说,坚持在做他的音乐,更久远之后,听说出国了。
我在想,估计他是压抑太久,终于找到了一种释放的方式,从此奔着那另一种生活而去。但大部分人,现实就算再苦闷无趣,也不会有勇气去挣脱那枷锁吧。
就像毛姆小说里所表达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有着稳定职业、地位和家庭的人,但仿佛被魔鬼附体,遵循了内心呼唤,开始迷恋绘画。最后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一起生活,创作出更多艺术杰作。
所谓高高在上的理想,大概就是那当空的月亮,让人仰望、尊敬、期盼。
而现实就是那煮青蛙的温水,那满地的最小的货币单位,是你眼睛所能感触到的周遭的一切,你沉溺于它们,万年不变,渐渐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而活。
脑子里一直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它让我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就这样了,事情只要还没到一个美好的结果就一定还不是终点。
说是有一个刚刚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女生,因为犯错而被调到仓库,一年又一年,所有人都认为她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她没这么想,仓库工作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她就全部拿来学外语说,就算在那样枯燥的环境里她也时刻充实着自己,她并不知道这会给她带来什么,但现实已经无趣,她只能和内心的梦想做伴。
最后,医院要派两名医生去国外留学,最关键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外语好,而她恰恰就是其中一个。她抓住这个机会,从此开始另一种生活,回国后工作多年,又成了研究所所长。
如果当时她以为仓库就是她的人生匣子了呢?
原以为岁月很慢,可转眼间,就从单纯懵懂的少年长成了沉稳成熟的大人。原以为来日方长,可还未来得及感受年轻,就已在跌跌撞撞中走过了前半生的时光。
还记得,从前的自己,总是毫无防备的对一个人掏心掏肺,觉得只要足够真诚就能换来真情,觉得只要足够用心就能天长地久。却忘了,有的人不过是逢场作戏,而自己却傻傻的把人想得太好,把心用得太真,结果得到的只有一身伤痕和自我感动。
无法左右的,就顺其自然吧!
回头看看,从前的自己,常常喜欢钻牛角尖,凡事都要争个究竟,问个清楚,总把一些不必要的对对错错看得太重要。
不曾想,人生哪有事事如意,样样顺心,太过较真,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最后把生活过的越来越糟糕,越来越疲惫。
仔细想想,从前的自己,总是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别人不满意,常屈自己去做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人”。
殊不知,没有底线的包容迁就,没有原则的迎合讨好,永远换不来真诚的情意,最终得到的只有别人的理所当然,变本加厉。
曾经,做了太多违背本心的选择,承受了太多不该有的伤害,往后,要懂得随心而行,善待自己,前半生,傻傻的过,后半生,傻傻的活!
岁月不待人,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活得糊涂一点,随性一点,别去考虑太多,别总跟自己较劲。这世上,人各有不同,不用让所有人都满意,做到不辜负自己就很好了。
有时候,遭受误解,不必急于争辩。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说清楚,也不是所有的好意都能被理解。有些事,看清不说清,有些人,看透不说透,偶尔装装傻,不去计较,不去深究,活着才没那么累。
人生,是一场非常短暂的旅途,别浪费在痛苦纠结上,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该看淡的时候就看淡,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活着最重要的是简单快乐。
前半生,犯过傻,受过伤,流过泪;后半生,不负初心,不去将就,不去强求。用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余下的每一天。
一个法国人和他夫人开玩笑:希望你到八十岁还有人追,不是八十二的老头追你,而是二十八岁的帅哥。
听起来这是一句戏言,但在法国却是很正常的事。38岁的法国帅哥经济部长马克隆娶了比自己大20岁的女人,结婚前女方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在中国,这种事情可以说不太可能发生。
我们总是认为,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变成一个穿大码衣服、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和邻居家长里短的“中国大妈”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比肌肤衰老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衰老。
而在法国街头,即使是一个80岁的老太太,还可以脚踩细高跟,涂上鲜艳的大红唇。这就是为什么法国男人认为四、五十岁的女人最美丽的原因。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段,才会积累足够的人生经历、经济基础,从里而外散发出成熟的魅力。
时光,对法国女人是一种馈赠。而岁月,对中国女人却是一把杀猪刀。
同样是女人,“法国女神”和“中国大妈”之间相差的到底是什么?
一条小黑裙,和永远穿着小黑裙的追求。
法国女人认为时尚是一种态度,不管多少岁,穿得得体、适当装扮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同时,保持优雅的身形也是良好气质必修课。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开始就是允许自己的身材变得臃肿。外表的塑造和心灵的修炼同样重要。
一颗永远善待自己的胶原蛋白心。
留一些时间给自己,享受每一刻时光。早起二十分钟练瑜伽,也可以按时送孩子上学;下午享受一个下午茶,工作可能效率更高;和闺蜜约会,也可以为家人做一顿美味的家常菜。活得有趣,岁月自然而然成了你的胶原蛋白。
一种坚持美丽的态度。
美丽,是一场长跑。它不属于某个年龄阶段,而是整个人生。二十岁活青春,三十岁活韵味,四十岁活智慧,五十岁活坦然,六十岁活轻松,七八十岁就成无价之宝。即使老,也要优雅地老去。
时光,对每一个女人都是公平的。
短短十年,你可能变成“中国大妈”,也可以成为“法国女神”。
现在的你,是不是也想回到十年前,对曾经那个肆意挥霍青春容貌的自己说——奔跑吧妹纸,活得漂亮才是对岁月最大的报复!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个渐行渐悟的过程。”
深以为然,最初单纯懵懂的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被磨去棱角而变得越加成熟圆滑,对很多人与事有了更深的领悟。
曾经总以为,只要不断的努力就能实现内心的追求,只要紧紧的抓住不放感情就能开花结果,可是越长大越发现,生活里有太多的情非得已,感情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慢慢懂得,深爱过的人,不一定会在一起。
开始的时候彼此爱得刻骨铭心,也约定过要长长久久一辈子,只是,感情经得起距离却经不起现实,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活的琐碎。原来,爱情总不能像期待中那样圆满,两个人可以一起走一程却很难相伴一生。
就像张爱玲说的:“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情深缘浅吧,相对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更多的是不完满的结局,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生活里总充斥着各种无奈。
慢慢懂得,错过的时光,再也追不回。
生命中,那些离开的人,那些远去的风景,不管有多么美好,都已被时光埋没,即便有遗憾,有不舍,也只是曾经,时光一去不复返,再回首时已枉然。
与其一次次追寻换来一次次失望,不如收拾好心情,退后的风景就让它过去,渐行渐远的人也尽早放下,别因为留恋当初的一切,而一再错失当下的美好。
慢慢懂得,人生总有诸多不如意,不辜负自己就好。
《花田半亩》里有句话说:“生命中,我们都接到不同的剧本。有的平淡,有的浓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泪。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
生活里,许多人常常感慨自己失去的太多,拥有的太少,却不知,人生没有谁比谁过得容易,只有谁比谁更懂得知足。
人一辈子不需要在意太多事,也不需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只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好好爱自己就足够了。
岁月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更是顺其自然的洒脱,对于逝去的感情,不去伤感缅怀,对于错过的遗憾,不去念念不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要相信,发生过的一切,都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慢慢懂得,离开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个催泪短视频,讲的是几个凌晨还没有回家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着,不敢停歇。
今早起床的时候,看到晴子把这个视频转发给了我,发送时间是凌晨两点多。
我打电话给她的时候才不过七点多,她已经到公司了,说最近连轴转,但是没有时间睡个好觉,昨晚上飞机晚点,工作上又出了一点问题,两点多的时候才刚刚到家,正好看到那个视频,就发给我了。
长叹了一口气,晴子说:“虽然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很难,但是想想,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还是挺值得的。”
和她挂了电话,我又看了一遍视频。
和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活一样,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总有那么多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
也许是花了很长时间做的努力得不到肯定,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也许是内心已经烦躁到想要摔东西了,表面还是得陪着笑脸周旋四方,也许自己明明没有错,还是要一遍遍地道歉寻求谅解。
你把时间花在这里,就没有办法再分出精力去照顾其他的东西,你咬牙坚持着熬过一次又一次想放弃的时刻,但有时候也免不了为自己失去的、遗憾的,而纠结懊恼。
视频里的那几个问题,句句扎心。
“你为什么,不停奔跑?你为什么,不肯放弃?你为什么,要这么拼?”
2
你在前行的路上让自己慢慢蜕变成了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越来越习惯一个人,习惯一个人消化掉那些难捱的情绪,习惯一个人解决掉那些棘手的麻烦。
少有的空闲时间里,总是不想说话,也不想动,宁可一个人呆着,安静地发会儿呆。
可能有时候你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你好像很久都没有放肆地大笑过了,你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好像很久都没有放松过了。
没有谁敢笃定的说,你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也没有谁敢向你承诺,二十年后你会变成什么模样,也正因此,我们常常对生活产生质疑。
我们这么拼命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却越来越明白,所有的馈赠,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你付出地越多,可能得到的回报就越多,而你越是不愿意去努力,那你终将一事无成。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抱怨没有任何正面作用,你能做的只有快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下一次生活对你提出拷问的时候,勇敢回击。
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困难,亦是机遇。
3
前路总少不了坑坑洼洼,但我们可以通过奋斗,让这条路上的艰难少一些,让人生的路走得更顺畅一些。
这世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和你我一样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人,在奋斗,在拼搏,我们都知道,想要的生活是自己挣来的。
就像尼采有句话说的那样:“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我们这样加倍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坚韧、更独立、更自由、更坦荡的自己。
我们这样全力以赴,就是为了有底气拥抱自己爱的人,不必委屈迎合,就是为了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用苟且将就。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流着泪也要吃饭,被打倒也要重来。
愿你能够一往无前,愿你始终脚步坚定,愿你能够在面对坎坷的时候坚持初心,愿你即使被打倒也依然热爱生活,认真努力。
余生,愿我们都加倍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励志文章2:请相信,岁月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
周六的阳光格外的足,我的心却因为公司近期的账目烦乱不堪,以往空下的时间都会用来读书或者码字,这几日却心浮气躁,变得唠叨,言语上的苛刻,终于引发了一场夫妻间的战争。
整理了一下心情,送女儿去上国画课。
一路上,微风习习,阳光正好,可再暖的光也驱赶不走那层厚厚的心霾。
到了书院,书法班还没有下课,等待的间隙,走廊里一面书签墙,一下子吸引了我。
一张张色彩淡雅的书签,被有心的老师一张张粘贴起来,排列的有趣而又别致。每一张书签的下面都用穗子坠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串串色彩不一的风铃,随着微风起舞歌唱。
带着女儿凑近去看,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你就不要去睡觉!”
“躺在被窝里的人,并不能感到太阳的温暖。”
“我想绘画除了用笔,更要用心,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大胆的展示你的潜力吧!”
每一张还配上了小朋友的简笔画,有的是一些小人儿,有的是公园的轮廓,有的是花花草草,还有的画上了爸爸妈妈,表达着小人儿对父母的爱意和亲昵。
每一张都充饱含着深意和童趣,冷寂的心像突然被击中,瞬间觉得温暖而柔软起来。
那些年少时候的光阴,如同倒放的磁盘,在那一刻,瞬间被一一悉数找回。
有时候成人的信念尚且不如一个孩子的笃定与坚持,不禁觉得羞愧和汗颜。
想想公司刚注册那时,我们曾经许下那样的宏愿,觉得前景一片大好,虽然知道财富需要慢慢积累,可还是抱着那样不切实际的期望与愿景。
每个人都会遇到波折,人生浮沉是一种历练,岁月沧桑是一种积累,苦难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伤痛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泥泞中成长。
世上所有的成功,他们踏着的那条闪亮的路,无不是过去无数次坚持和坚忍换来的,所以,无需艳羡,人生的上坡路每个人都要走,不愿虚度沦为庸常,便定会逆流而上越挫越勇。
2
电影《幸福来敲门》中,那个父亲克里斯,靠着推销医疗设备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可是,一系列的变故让他陷入生活的困顿,妻子弃他而去,孩子无人照顾,后来因为房租交不出而被轰出家门。
当他一手拎着医疗仪器一手牵着幼年的儿子,徘徊在地铁里时,他在卫生间铺上报纸,让孩子依偎着他和衣而眠,孩子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住这里?”当外面有人推门,他用身子顶住门,用那双大手捂住儿子的耳朵,一向坚强而倔强的父亲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这还不是最糟的,每天他们都要去救济站排队等候,希望有个夜晚容身之所,可就是这样的要求都是大大的奢望。
与证券公司的股票经纪人的相遇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生活的大门。克里斯获悉那家著名股票投资公司有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期间没有薪水,而且竞争激烈,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进入公司。通过努力,他最终赢得了唯一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