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坐井观天》是一则成语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来讲述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青蛙和小鸟关于天有多大的对话,懂得看问题要全面,见得多,才能识得广的道理,不做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的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通过直观的手段激发他们积极朗读、读中感悟;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故事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感悟出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拓展课文内容、感悟生活。本课将采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如:朗读评价、读中感悟、小组讨论、想象说话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了解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青蛙、小鸟的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字谜,复习生字。
字谜一:一人说话。(信)
字谜二:水边几个口。(沿)
字谜三:二只小耳朵。(际)
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用猜字谜的方式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巩固了生字,一举两得。)
二、朗读感悟。
1、课件演示课文插图一,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位置,体会“井沿”的意思。(通过看图,学生就能理解“井沿”的意思,形象又直观。再趁机拓展说话:桌子的边叫____,床的边叫____,巩固了知识。)
2、自由读课文,划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3、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学生评价后再读。
(2)举例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
(3)师:既然一百多里这么远,小鸟飞得累不累?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4)学生发言后再读、齐读。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一百多里”大概有多远,从而感知小鸟已经飞得很累,在此基础上就能通过朗读来感悟语言。)
4、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1)师:“一百多里”还说明了天怎么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次对话
(3)学生自由练习。
(4)同桌互相对话,说说感受。
(5)展示读,请学生评价后再多种形式读,鼓励学生表情朗读。
边读边理解“大话”“弄错”的意思。
通过演示大海、沙漠、草原等图片,加深对“无边无际”的理解,并进行说话练习。
(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大海、沙漠、草原等图片,并用“无边无际”来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既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和口语训练,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5、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1)师:同学们,青蛙和小鸟到底谁错了?
(2)出示第三次对话,男女生读。
(3)体会“天天”的意思。
(4)做“坐井观天”实验,体会青蛙的想法。
(请学生用练习本卷成筒当“井”,天花板当“天”,体会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到的天是多大的,从而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就会用适当的语气朗读对话,深入感悟寓意。)
6、学生齐当小鸟,劝青蛙跳出来看看,齐读最后一段。
7、小结:
出示句子:(1)青蛙认为天只有______那么大,是因为它_______。(2)小鸟认为天________,是因为它__________。
(在句子训练的过程中概括故事内容,进一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三、分角色朗读比赛。
1、学生自由分小组表演。
2、各小组在班上比赛,评奖。
(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将这节课推上一个小高潮,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四、拓展活动/sjbwz/:续编故事。
青蛙会跳出井口吗?它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在班上发言。
(这个环节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附: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看
青蛙:天 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 无边无际 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