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时间成本,让工作学习变得更高效!www.ddwenku.com 多多文库

多多文库 > 范文 > 资料内容页
    2023年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汇总(十四篇).doc
    2024-07-10 阅读次数: [field:click/] 上传者:Sea breeze girl 下载全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一

    1.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

    2.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点)

    3.整体把握文章,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重点)

    4.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短文的深刻内涵。(难点)

    讨论法、点拨法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看着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把特勒上尉的信》。

    二、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

    1、雨果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提问: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理清第三段的思路。

    2)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3.齐读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提问: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用反语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

    4.齐读课文3-6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二

    新授课时:2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朗读法、引导法。

    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很简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有许多学生因为在历史课上讲过,所以这是一方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许多学生讲得比我知道的都多都精彩。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一般孩子们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但是却不容易找出来。)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这个问题我没有给学生讲。我觉得他们没必要分得这麽详细。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5、那麽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这一点,学生都能总结出来。但话语还不准确。)

    6、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麽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有个学生说,我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麽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9、好了,现在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课后记:先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他们,故事明白了。那麽这篇课文就好理解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三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阅读,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中二年级、两课时

    实物投影、多媒体投影、教师讲解、学生讨论

    激趣法

    目的:通过两则驴的故事的讲述,使学生对什么是讽刺性的语言有初步的认识,并激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用多媒体投影打出本课的题目--《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并向学生提出本文的学习重点: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目的:使学生对作者雨果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总体的认识。

    zhuì chóu fà láng piē xī qiè cái

    缀 满 绸 缎 珐 琅 瞥 见 晨 曦 箱 箧 制 裁

    目的:通过以上的内容,检测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1)请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用ppt展出)阅读课文,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稍后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问题一: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在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问题一答案: 总评:“世界奇迹”

    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分说: ②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⑶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说明:教师在归纳学生答案同时用ppt展出巴特农神庙以及圆明园景物(包括有名园概况、名园风光、名园奇珍等),务求使学生能在感性及理性两方面理解课文。

    问题二答案: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说明:教师在归纳完学生答案后,用多媒体展出遭受空前劫难后的圆明园的图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并了解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屈辱的历史,及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一)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看,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二)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个法国人也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说明:此处是由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教师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待这件事他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里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

    作业: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四

    这是一节留下遗憾的课,成功之处已表现在教学设计并在说课稿中进行了分析,现在谈留下遗憾的原因:

    由于对教学对象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他们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用“反语”表达讽刺,学生不能解决,让教学发生了困难。同时,又因为要赶进度,又没有给学生将知识分析清楚。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书信,文本也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进行一些大胆取舍。我想,在这节课中至少可以舍去如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导语,直接开门见山,切入正课。

    2、预习的检查。

    3、压缩谈圈点词句的感悟。

    4、对“难能可贵”的认识,将之融合到第二个问题之中。

    如果舍去了这样几个问题,就能够留出时间进行朗读训练。

    有这样两处,导语时对学生进行的一番说教,分析“难能可贵”时教师谈到的题外话。

    另外,因为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教师代替的讲解过多了一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五

    知识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能力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点拨法为次。

    教学媒体:cai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请问: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1、雨果cai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背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0月,英法联军在焚掠圆明园。后与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

    3、圆明园cai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个别朗读),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2。齐读文中第三段:

    雨果是怎样赞美(或评价)圆明园的?(教师提问)

    明确:

    代表性句子有:(cai演示)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总结:(cai演示)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请大家阅读课文(5―10段):(方法:自由讨论)

    ①雨果在信中怎样描写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

    明确:(cai演示)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将英法帝国主义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②这是雨果对巴特勒上尉参加远征中国的评价,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cai演示)

    明确: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讽刺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全部赞誉”有极其尖刻的嘲讽意味

    4、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能感觉到语句上形成鲜明对比:(方法:点拨法)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语言上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谴责态度,反语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尖锐深刻。

    5、在鲜明的对比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他作为法国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方法:自由讨论)

    明确:(cai演示)

    人类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他认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四)教师总结全文:

    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愤怒的谴责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他对被侵略、被侵略者的巨大同情!也体现出他所具有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令我们深深感动。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建设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cai演示)

    学习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的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出发点: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何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你是怎样看待的?

    (3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篇六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中反语

    ......试读结束,免费注册后可下载完整电子版(2023年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汇总(十四篇).doc)

本类下载排行

  • 最新数学考试没考好的检讨书200字(大全四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7
    点击次数:10
    数学考试没考好的检讨书200字篇一 我认为此次考试失利,绝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我在平时存在诸多不足,最终暴露在这一次考试中。 ...
    前往查看
  • 建筑总工程承包合同十篇(大全)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7
    点击次数:10
    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同的 ...
    前往查看
  • 最新文艺晚会邀请函(优秀10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7
    点击次数:10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
    前往查看
  • 最新秋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讲话稿简短优质(12篇)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7
    点击次数:10
    秋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讲话稿简短篇一 大家下午好。 金风送爽,硕果飘香。在喜迎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年,迎来了830位朝气蓬勃的高一新生。在这里,我 ...
    前往查看
  • 幼儿园小班随笔反思 幼儿园小班随笔记录五篇(精选)
    所属分类:范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7
    点击次数:10
    幼儿园小班随笔反思 幼儿园小班随笔记录篇一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和洋洋(化名)同时拿着一个球,谁也不肯让,我说:“是谁先拿的谁先玩。”可他们两都说是自 ...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