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策划旨在回顾2010,展望2011,在2011年,企业必须完成销售目标3亿,销售增长7500万的战略任务。
进一步打开欧美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挖掘三,四线被中国国产品牌占有的市场。
全国建设各大城市开展“家电一站式服务”计划。
3.整体分析:
3.1行业分析与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家电行业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1、中国作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家电工业经过近20年发展,建立了健全的生产制造体系,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是进行国际性制造和采购的最佳场所之一。国际跨国企业为了保持其在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上产品的竞争能力,也纷纷向中国转移制造基地,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主要制造基地。例如去年微波炉全年共出口1252万台,占当年生产量的69%;电饭锅全年共出口822万台,占到当年生产量的57%。
2、变化的市场形势促使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家电行业已经基本结束了高速成长期,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过度竞争造成了制造业平均利润水平下降。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家电企业之间资源的重新整合成为必然,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竞争关系,企业通过联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行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近几年行业资本结构变化的趋势是国有资本在逐步减少,民间资本的比例增加,这在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和广东几省更为明显,民营企业在行业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
4、中国家电业正由制造商为主导的行业向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共同调整行业结构的方向转变。近几年,家电流通渠道发生着重大变化,过去以百货商店为主体的格局已经转变为百货商店、超市、家电专卖店、连锁店等多渠道并举的局面。特别是家电连锁店的兴起,预示着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进一步结合的态势。
5、重视技术开发,打造核心竞争力。目前家电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科研能力,在个别领域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去年技术开发的重点是在节能、控制、环保和信息等几个方面,研究越来越深入。
6、价格竞争尚未得到有效的规范。家电行业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由于中国消费者的人均购买力相对较低,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消费观念还不健全,容易受低价格的诱惑,再者许多家电企业的营销手段贫乏,缺乏精密的策划和高超的技巧,为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力,价格竞争成为了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去年最令人关注是空调器市场,价格战几乎贯穿了全年的竞争。目前中国家电产品的价格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低的,长期的价格战对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小家电产业是中国家电行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30多年发展过程中中国产业走过一条先外后内发展道路,应该说早年小家电产品大多以模仿为主,销售市场也以欧美市场等国家为重。家电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小家电在全球出口市场保持了60%左右份额,其中2009年小家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了138亿美元,与2005年增长了52%,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小家电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不但提升,在加上中国内需市场不断增长,消费者对生活品质重视追求,加快了小家电普及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小家电企业具备创造和创新能力。豆浆机、浴霸和电压力锅等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包括室内加热器、家用净水器等产品迅速普及,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家电协会委托市场调查公司,在7个主要城市消费调查显示,电饭锅、电磁灶、电水壶、室内加热器、电压力锅城市家庭拥有超过50%。在发达国家小家电是家庭必用品,小家电能够大大简化家务劳动复杂程度,改善厨房和居室环境,提高家务劳改趣味性。发达国家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近40种小家电产品,而中国大中城市平均还不到10个。可见这一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人民富裕程度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将为小家电创造更为广泛的需求领域。在数量发展的同时,小家电行业也体现了新特点。
特点一:向功能更全,更人性化发展。
特点二:厨卫电器依然主流。
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消费需求。
特点三:继续向全球小家电市场进军。
根据家用电器协会信息部部长胡晓红的《国际小家电发展趋势报告》指出,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小家电举足轻重的力量,大约占了全球70%左右,这是从贸易量和产量来看的。中国2008年小家电出口额大约占到全球市场37%,5个主要发达国家他们占了比重是27%,还有5个其他的发展中新兴国家大约占全球市场8%。中间那张图可以看到,从2002到2008年中国小家电出口额在全球市场是一个非常稳定,逐年上升的态势。在全球市场利好消息的影响下,中国小家电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其中苏泊尔、美的都在拓展海外市场,并针对当地特点开发一些新的家电品类。
看到了小家电市场的新发展,也要看到小家电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一些企业不能严格自律,消费者投诉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小家电市场规模的增速。今年上半年,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共受理1685宗小家电投诉,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说:“要治理这一混乱局面,除了依靠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浪淘沙,就是用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目前,家电协会已经企业联手制定行业标准,相信以后小家电行业会更见健康快速的发展。
3.2。
竞争对手分析。
国际小家电品牌。市场上活跃的国际小家电品牌屈指可数,主要为一线阵营的飞利浦、松下、博朗、伊莱克斯、三洋、好运达及二线阵营的特福、德龙、伟嘉、lg等。
台资、港资或其他合资品牌。最著名的有灿坤,其次还有尚朋堂、惠康、威马等。其中灿坤是著名的oem生产商。
国内小家电品牌。如格兰仕、海菱、亚都、富达、西贝乐、九阳、龙的、飞科、超人、红牌等。其中部分品牌同时是国外品牌的oem生产商。
国内大家电品牌兼营小家电。如海尔、美的、格力、科龙、奔腾等等,其中许多同时是oem生厂商。
oem生产商(可能准备推出自己品牌)及其他准备进入小家电市场的品牌如西摩(汉声)、东菱。
虽然国内诸多品牌已经纷纷进入小家电市场,但在厨房小家电中,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美的、苏泊尔、三角和奔腾。
3.3。
3.3.1渠道方面: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于各大卖场。
3.3.2产品方面:
3.3.3时间方面: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于一、九、十一、十二月四个月份。
3.3.4区域方面: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于广西、云南、东三省、广东等地。
3.4公司问题分析。
3.4.1产品分析。
产品规划职能缺失;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产品品项重复,档次没有拉开;
原主导产品有老化趋势,新主导产品尚未形成。
3.4.2。
没有做好渠道间的规划、管理与协调;
渠道信息流通不合理,不顺畅,缺乏有效协调。
重高空,轻地面;重终端宣传,轻卖场管理。
3.4.3。
组织和管理分析。
(1)营销中心组织架构不合理,岗位责权利不明确;
(2)销售部、市场部之间存在职能空白、交叉现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3)业务流程不明确/环节多,导致工作效率低。
3.4.4人员和机制分析。
(1)人员考核指标单一没有与业绩挂钩;
(3)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4.
公司swot分析。
4.1优势。
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行业排名中,本公司全国排名第9。市场占有率高;
研发、生产水平较高;
营销网络覆盖面广,渠道成员忠诚度高。
4.2。
劣势。
营销管理薄弱,在组织架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
渠道缺乏规划和协调、产品缺乏管理/规划、品牌价值空心化。
品牌知名度不够高。
4.3机会。
厨房小家电行业发展品牌化;
国际品牌立足未稳,尚未形成真正威胁。
厨房小家电市场潜力巨大,增长速度较快;
东南亚市场未出现可威胁的对手。
4.4。
威胁。
美的和苏泊尔等对手步步紧逼;
国际品牌投资加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
同质化的产品价格越来越低。
5.1。
聚焦战略。
5.1.1产品聚焦。
产品线聚焦:电饭煲、电热水壶、电磁炉三大品类,以带动总体销售。
明星产品聚焦:聚焦在xx形象产品上,加强品牌价值。
战斗产品聚焦:针对竞品的强势产品,专门划分出类似的中低端产品争夺竞品市场份额。
5.1.2渠道与终端聚焦。
卖场聚焦:适应业态变化,把商场卖场作为在发达地区争夺市场,提升销量的战略关键。
经销商聚焦:针对竞争情况,重点扶持进攻市场的经销商,给予政策倾斜。
终端聚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终端的软硬建设,实行终端规范化。
5.1.3管理聚焦。
组织聚焦:重点强化销售部、市场部、大区的职能。
流程聚焦:重点梳理7大流程,提高营销中心运营效率和大区市场反应力。
机制聚焦:优化业绩考核系统和激励系统,最大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
5.1.4传播聚焦。
主题聚焦:围绕xx为主线,展开传播。
活动聚焦:围绕xx,以一系列公关活动地面拉动。
媒体聚焦:根据2011年传播规划和区域划分,选择中央电视台投放。
5.2.1优化战略。
5.2.2品牌战略。
5.2.3宣传战略。
以明星产品(例如。
电饭煲)为载体,以xx为中心,展开2011年的品牌传播工作。
5.2.4销量战略。
目标销量3亿。提升大卖场的销量。提升重点区域市场、重点客户。特殊渠道的开拓。
5.3管理升级战略。
5.3.1打造团队。
5.3.2组织网络。
6.营销战术规划。
6.1。
产品策略。
6.1.1产品功效诉求。
做工精良,科技含量高,让消费者体验安全,细致和幸福的感觉。
6.1.2产品特点。
(1)质量优秀(2)科技含量高(3)种类多(4)分类明确。
6.2。
产品定位。
高品质,高附加值;
(1)形象产品。
(2)打市场产品。
(3)打利润产品(4)阻击产品。
6.3价格策略。
6.3.1形象产品。
高质高价。
6.3.2打市场产品。
中质中价。
6.3.3打利润产品。
中质高价。
6.3.4阻击产品。
中质低价。
打击对手。
6.4渠道选择策略。
6.4.1形象产品:a类大商场包括国美、
苏定等,
专卖店,旗舰店。
6.4.2打市场产品:大商场、大卖场、区域卖场、商超、电器专营。
6.4.3打利润产品:大商场、a类大商场、区域卖场、商超。
6.4.4阻击产品:大卖场、区域卖场、商超。
6.5渠道分类策略。
6.5.1商场分类。
旗舰店,a类店。全新高档形象包装,重点销售高毛利、高端的产品为主。
重点商场,b类店。以店中店的形式注重中高档产品的陈列。
普通商场,c类店。注重产品的专柜陈列,以中档产品为主。
6.5.2卖场分类。
国际性卖场,
a类店。
区域性连锁卖场,
b类店。
城市卖场,
c类店。
7.促销思路概要及促销与推广方案。
7.1促销。
7.1.1第一季度。
预热期1月-3月。
确立传播形象,双节旺季促销。
7.1.2。
第二季度。
启动期。
投放新产品。
形象产品启动市场。
提升品牌形象。
全面抑制对手。
7.1.3第三季度。
高潮期。
6月到10月。
实施区域化营销产品带动销售。
利用xx的宣传,推出系列活动,加大促销。
7.1.4第四季度。
持续期。
10月到12月。
形象产品维持销售。
产品持续促销阶段。
7.2。
公司品牌推广。
进一步巩固xx行业领先者的品牌形象,让xxx的印象在目标消费者中更清晰。
强化品牌价值的输出。以价值超越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高品质、时尚感的价值形象,摆脱竞争对手的价格纠缠,建立品牌防御体系。
围绕“xx”两件大事展开公关和品牌推广活动,重点提高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开展一系列整合传播活动。
7.3。
公司产品品牌推广。
(1)战略主导品牌。以建立品牌形象,抢占中低端市场为主。全线产品覆盖。
(2)品牌任务:在巩固原有老顾客的基础上,吸引年轻高收入的新消费者;
(3)品牌策略:巩固品牌资产,利用x的形象,以形象产品带动的策略。
(4)广告诉求:以高品质、时尚化和技术领先作为核心产品的主诉求点,以强化使用体验作为传播方向,感性为主,理性为辅。
(6)终端:重点加强传播的落地工作,提高市场推广效果,强化终端管理与传播;
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总是从市场的具体情况出发的。农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一是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两重性;二是产品种类繁多;三是应用技术对产品功效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重复购买;四是有毒性,运输销售中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农药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其它产品市场成功的经验来处理农药市场营销活动。
一、需求特性及需求趋势
1、需求特性
需求量大而分散 农药产品的市场在广大的农村,尽管农村人口众多,但它不像城市,人们是散居在不同的地域,以户为种植单位,每家每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不同,每家每户根据自己对未来的估计和需求种植着不同的作物。
需求集中而季节性强 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尽管反季节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能代表整个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季节有完全不同的作物种类,因此病虫害发生也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些导致了农药产品需求的集中性,而且需求往往会只在短短的几天时间,过了这段时间,需求就会变为零。
需求呈现明显的区域性 表现在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种类不同,不同的地区同一作物种植方式方法不同,农药产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农村分布在山区、平原、丘陵。又有水浇地、旱地、半干旱地之分。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作物结构、不同的水肥条件,农民有着完全不同的种植和生活习惯。这些决定了作物病虫害不同的发生发展状况。导致对农药需求种类不同、数量不同。
需求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农药的需求量。上年气候对来年作物病虫状况的影响也是肯定的,但很难加以定量估计,这导致了农药市场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