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的必备工具。在总结中,重点突出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同时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范文中找到一些总结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总结工作。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做《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是有很多个中国民间传说组成的。有牛郎和织女,梁祝,白蛇传,马兰花,五色鹿……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红泉》这个民间故事。
这个民间故事讲了:从前,有个叫石屯儿的小伙子娶了个叫玉花的姑娘,他们感情很好,可是石屯儿的后妈不喜欢她,整天找茬。这一切事情石屯儿都看在眼里,后来对玉花说:“我们看我们到外乡过日子吧。”他们牵出两匹瘦马,朝西北方向奔去。最后来到一座山脚下,山坡上有一片片枫红林红若彩霞,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了前方不远处有一道红色的山泉,两个人下马歇歇脚,玉花和瘦马喝了这红泉,一个脸蛋暖哄哄的,一个胖乎乎的。来到一个村子里他们遇见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娘……最后,石屯儿不惜一切代价,终于救出了玉花。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石屯儿是一个珍爱自己亲人的男子汉,竟把一个心肠比铁石还硬的红脸妖感动了,可见他是多么有爱心呀!石屯儿聪明过人,两次破了红脸妖的法术,有句俗话叫做“智谋胜过武力”,我对这一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平常我背英语课文,习惯死记硬背,效果总是不佳。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我难道就不能用一些计谋吗?后来我用了看视频记忆法,抄句子记忆法,多管齐下果然提高了记忆效果。
读完这个故事,我还知道了石屯儿和玉花虽然只是平凡无奇的小人物但情比金坚。他们经历磨难而终于团圆的故事正是根植于民间,为历代中国人所肯定的爱情观的表现的道理,明白了做人做事,再应用于实践,取得一定的成功,我想这大概是民间故事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吧!
民间故事包含着人民的智慧。那我们去欣赏一下,然后写点心得吧。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读民间故事有感,希望你喜欢。
最近,我读了《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有61个故事,我读了这本收里的《麻姑节》受到了很大启发。
这个故事讲秦始皇有个女儿,因为她满脸都长了麻子,所以大家都叫她麻姑,当时秦始皇让人修筑长城时为了加快速度,派了大批的士兵做监工,看见谁干得慢就用皮鞭抽打。这还不算残暴的秦始皇让人用棍子把太阳支上,不让太阳下落把三天当做一天。还让麻姑去宣,讲习圣旨。让苦工三天吃一顿饭。麻娠看见修筑长城的人都死了。心里很难受,后来被秦始皇杀了。人们在七月十五日都会纪念她。所以称七月十五为麻姑节。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100篇》这本故事书,书中故事富有神奇色彩,历来是人们所喜欢的,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此民间传统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王小二卧冰求鲤》讲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很穷,母亲靠帮人缝补衣服,儿子王二小帮人放牛、打鱼、捉虾为生。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亲生病了,郎中面带难色说:“一定要用一斤重的鲜活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病。”于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里,不能凿掉冰块,怕把鱼吓跑,只有脱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体温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冻得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感动了神仙,神仙帮他捉到了一条鲤鱼,王小儿感过神仙后,马上回家治好了母亲的病。
王小二的爱母亲,为母亲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
二年级:杨卓鹏。
当我走进民间故事,我感受到了一个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既又诚实善良的农夫,也有阴险毒辣的魔鬼;既有美丽漂亮的仙女,也有丑陋可怕的巫婆;既有懒惰狠心的哥哥,也有勤劳善良的弟弟。各种各样的人,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的悲喜剧。
这些零零种种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母亲的爱》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它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孩子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念书。有一天晚上,她的孩子回来了,他拿出纸笔让孩子在黑暗中写字。过了一会儿,她点亮灯,让儿子比较他在黑暗中做的饼和儿子在黑暗中写下的歪歪扭扭的字。他将儿子赶出家门,儿子苦苦哀求让他留一晚再走,可母亲强忍着心中的不舍把做好的饼放入儿子的包中让他连夜赶回学堂。几年之后,儿子学成归来,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母子俩快乐地拥抱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惜让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爱化为恨,甚至觉得妈妈不爱他了。其实母亲忍受的苦要比儿子多很多,在她将儿子赶回学堂的同时,她的心里是多么的不舍,多么地想拥抱自己的孩子。
我想到了妈妈,她平时一副凶巴巴的表情,只要做错一点小事情她就会对我大吼大叫,有时还大打出手。我有时不甘示弱,会不依不饶地跟她争吵不休。我总会觉得妈妈经常偏心姐姐,什么是都说是我的错,甚至会觉得我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这样做,一切都是为了我好。那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想起妈妈为我们努力地挣钱,白皙的手上出现了一个个老茧,留下了时光老人踏过的痕迹。妈妈我想对你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这么任性了,不会再让您为我伤心,为我流泪了。”
也许我已经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也许我们还在为妈妈的责打而害怕,也许我们还在为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帮我们而生气。但她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明朝末年,鲁南日照县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姓杨名毅,一套通背拳打得虎虎生风,几个壮汉都近身不得。轻功更是了得,几米高的城墙,一提气就能一跃而上,即便是三层官兵守卫的官府仓库,杨毅也能轻松地进去,拿一样东西就如同探囊取物。
杨毅嫉恶如仇,发誓杀死一百个恶人之后归隐山林。步入江湖十余年,他已经杀死了九十六个恶人,这里边有杀人不眨眼的大盗,虐杀公婆的恶妇,欺凌弱小的恶霸……每一次杀死恶人后,他都会在恶人身上留下一枚竹牌,上面写着“恶人第。
1
号”几个隶书小字。日照一带的坏人提起杨毅,就汗毛竖起,冷汗直冒,浑身打哆嗦。
一个夏日,杨毅远赴黑龙江与同道切磋武功,一个月后,尽兴而归。杨毅的住处在日照城西文山上的一座山神庙里,当他路过一片槐树林准备回住处时,忽然听见附近传来一阵哭泣声。杨毅循声望去,却看见一个中年妇人将一根绳子抛向一个树杈,将脖子搭上去就要上吊。杨毅忙甩出一支袖箭,将绳子一斩两断。
杨毅上前扶起妇人,说:“大嫂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走这条路?”妇人看着杨毅,泪如雨下,哭诉道:“你还是让我死吧,我活不下去了!”
原来,妇人叫牛李氏,是日照县牛家村人,膝下没有儿女,与丈夫牛三相依为命。牛三是个樵夫,身体很结实,整天上山打柴,然后带到日照县城卖掉换一些日用品,这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温饱还是有保证的。
这天,牛三偶感风寒,浑身酸痛,牛李氏就赶忙去日照县城有名的“济世堂”药铺给丈夫抓药。济世堂的大夫叫王世普,他粗粗问了牛李氏几句牛三的病情,就开了一个药方,让伙计照单抓药。
回家后,牛李氏把药煎了,然后端给丈夫喝。牛三喝了之后就感到头昏脑胀,就上床睡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牛李氏就发现丈夫面色铁青地死在了床上。
杨毅插言道:“这么说,是那个庸医的药夺去了你丈夫的命?”牛李氏擦了擦眼睛,说:“我也觉得是这样,因为我丈夫的身体一向是很结实的,于是我就去济世堂讨说法。那个王世普却死不承认,最后竟然……竟然……”牛李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号啕大哭起来。
杨毅急问:“那后来怎么了?他对你做什么了?”牛李氏止住哭,说:“这个王世普有钱,又与县太爷有关系,后来他竟然去县衙把我告了,说我诬陷好人,影响他的形象,对他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我向他道歉并且赔偿损失五十两银子。这是恶人先告状,我自然不服,就在公堂上与他争执起来。那个县太爷竟然说我咆哮公堂,将我乱棍打出。”
说到这,牛李氏不顾羞耻,一把掀起衣服,让杨毅看她身上的斑斑伤痕。杨毅气得大喊一声:“岂有此理!这天下还有王法吗?”
这天,王世普要去乡下出诊,当走到城郊一个偏僻之所时,忽然一人从一棵大树上跳了下来,用一把短刀逼住了王世普。王世普忙说:“好汉,此时白家村正有一个重病号等着我去诊治,性命攸关的事,还请好汉行个方便。只要你放过我,我把身上的钱财全部给你,如不够,可以到我济世堂去拿,我决不食言。”来人正是杨毅,他冷笑道:“庸医,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吗,你去救人?说你去害人才对!”说完,杨毅不由他分说,手起刀落,顿时鲜血四溅,可怜王世普顿成刀下之鬼。
做完这一切,杨毅又将一块上书“恶人九十七号”的竹牌留在了王世普身上。做完这一切,他回到住处,呼呼大睡。
第二天下午,杨毅忽然听见外边人声鼎沸,像是很多人正朝这边走来。
杨毅一惊,提着刀走出山神庙,眼前的情景却令他惊呆了。原来,外边站着几十个手持叉子、铁锨还有镐头的百姓,他们正怒视着杨毅。杨毅忙问:“乡亲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一个白须老者问:“杨大侠,济世堂的王世普大夫是你杀的吗?”杨毅点了点头,说:“那姓王的坏事做尽,死有余辜!”老者顿足道:“你好糊涂呀!”
原来,这王世普并不像牛李氏说的那样是个草菅人命、仗势欺人的庸医,恰恰想反,王世普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人,而且收费低廉,有的贫苦百姓得病后手头没钱,王世普就把医药费给免了,晚上急病号需要他出诊,即便是冰冻三尺的寒冬,即便是百里之外,王世普也会立即起床去诊治。所以,王世普在海曲百姓中最有威信,也都愿意找他看病。
却说日照县内还有一个药铺,叫“润生堂”,是日照县最早的药铺,店主叫刘士甄。他医术也很不错,但是医德却不行,去他药店看病,少一个铜板他也不会让你离开,而且晚上从不出诊,即便是患者生命垂危。
济世堂开业之后,眼见着患者都跑到那里去了,刘士甄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怨恨起王世普来,屡次找他的茬,都以失败告终。好在王世普大人大量,从不与他计较。
后来,刘士甄无意间知道了杨毅到了兖州府,又心生毒计,派自己的老婆李氏,在杨毅必经的路口,装作要上吊的样子,被杨毅救下之后,又说出一番被庸医王世普逼得无路可走的话来。果然,嫉恶如仇的杨毅上当了,杀死了王世普。
老者说:“杨大侠,这一次王医生原先是给一个大出血的产妇出诊的,却被你给耽误了。大人死了,一个男人从此失去了他的爱妻,一个小孩从此没有了母亲,你想想,这一次你的罪孽有多大?”
杨毅听了后悔莫及。他对老者和众人说:“你们容我一晚,明天我定给大家一个答复。”当晚,“润生堂”店主刘士甄两口人被人杀死,留下的竹牌分别是恶人九十八号和恶人九十九号。他们的身边还躺着另外一个人,正是日照义侠杨毅,他是自杀而死的,他的身上也有一块竹牌,上写:恶人第一百号。
街道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商家过客都在为了生计奔忙,再也看不到当年街头巷尾为岳飞叫屈喊冤的景象。
中午时分,秦桧饥肠辘辘,便拐进了街角一家冷冷清清的小店。
落坐后,秦桧点了两道菜,一个烧鸡,一个芹菜炒肉。谁知店家一听要吃芹菜炒肉,盯着他看了半天,瞧得秦桧心里直发毛。店家满脸疑惑地问道:“听客官口音,很像本地人,那为什么还要点‘芹菜炒肉’这道菜?”秦桧见事有蹊跷,随口撒谎道:“我老家在临安,这些年到外地云游,刚回家不久,不知其中缘由,愿闻其详。”
店家见他说得滴水不漏,“哦”了一声后,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事跟秦桧老贼有关!自从风波亭残害抗金英雄岳飞父子后,临安城的百姓无不想扒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可老贼手握大权,高高在上,又有重兵保护,谁也奈何不了他。因为芹菜姓‘秦’,大家谁也不愿意吃它,饭店也就没人卖这道菜了。要不是你刚从外地回来,我早就把你赶出去了。”
秦桧一听,暗暗心惊,虽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临安城的百姓仍然对他恨之入骨,面对店家滔滔不绝地咒骂,因孤身一人,他不敢造次,只得捏着鼻子附和。可白白吃了个哑巴亏,他哪里会心甘?饭后,他灵机一动,压低声音对店家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学了一些奇招异术,既然你这么恨秦桧,现在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可以让他死于非命。”
店家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只要把。
方法。
教给他,饭钱就免了。秦桧心中暗喜,信口开河道:“西南有种毒咒,在谁身上下咒,只要用面人捏成他的模样,然后放入油锅里炸,只要炸够九九八十一天,他就会一命呜呼。”店家大喜,不停地道谢,并拿出银两赠送。秦桧哪里把这点碎银放在眼里,一边推辞一边试探性地问道:“你知道秦桧长什么样吗?如果面人捏得不像,死咒就不会灵验。”店家听后连连摇头。
一看店家不知秦桧模样,他心里有了底,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看你下咒心切,我索性好事做到底。前几天有幸进秦府算命,见过秦桧一面。平日除算命外,我还喜欢丹青,现在把秦桧的相貌画出来。”
店家二话没说,进屋取出文房四宝。秦桧很快就画好了一幅人像,不过这个人可不是他,而是朝中跟他意见不合的官员刘成,他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虽然死咒是胡乱编的,可他依然不想犯忌讳。
晚上,秦桧坐镇丞相府,招呼几个得力干将,让他们去临安城街头查问,只要谁家卖油炸面人,就偷偷抓来,他要让那个辱骂他的店家吃尽苦头。
两个时辰后,秦桧正等得不耐烦,几个手下气喘吁吁地空手回来复命,手下办事不力。他大发雷霆,问怎么回事?手下战战兢兢地说:“临安城几条街上的小店里,很多家都在卖油炸面人,还起名叫‘油炸桧’,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该抓之人?”
秦桧听后,目瞪口呆,他本想玩个聪明手段,把店家抓来治罪,没想到一个下午,到处都有油炸面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油炸桧”,不就是油炸秦桧吗?这么多人咒他死,他只觉得有一股怒气直冲头脑,顿时两眼发黑,要不是手下身手敏捷,他真可能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二天,“油炸桧”面食就在临安城大街小巷流行起来,秦桧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心惊肉跳,好在当时画像上不是他,多少让他心安一些。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这几天秦桧正为朝中之事烦躁不已,官员刘成处处跟他对着干,一干贿赂过他的官员迟迟不能升迁,弄得大家怨声载道。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宋高宗赵构对刘成十分赏识,弄得秦桧在朝堂上没面子,任其发展,他很快就会失势。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借口,拔掉刘成这根刺。
朝堂之上,众大臣都对刘成猝死之事议论纷纷,都说他死得蹊跷,像是被鬼神索了性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秦桧掐指一算,刘成的死期距他微服私访正好八十一天,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炸面人的死咒?虽然是从他嘴里说出去的,可现在自己也弄不清真假。
不管什么原因,刘成死了,心腹大患已除,秦桧偷偷在家中大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