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坚持把“摸排隐患,化解纠纷”作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努力将各种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工作中努力做到四点:一是坚持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制度。我镇坚持村每月一调查,镇半月一巡查,每月一研判的调查机制,对来办上访群众信件都进行认真彻底排查,及时将排查结果建立台账,及时上报。同时,随时关注,掌握动态,提前介入,缓解化解矛盾。二是坚持交办和限期办结制度。各摸排出来的不稳定因素严格按照“四个一”即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及时进行交办,定人定责定时消除隐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上半年前四个月全镇共发生到县上访4批4人次,县信访局转交信访件2起,县长信箱、县政府督办室交办各1起,已全部办结。全镇村级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4起,已调处成功24起,成功率为96%,目前镇直各类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答复,上访群众比较满意。三是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按照领导分工安排了值日制度,领导坚持轮流值日,各分管、办事人员参与接访,热情周到、依法依规依程序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杜绝因初信初访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四是坚持定期汇报制度。每月月底,都要定期召开维稳信访工作例会,听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情况、信访老户稳控情况,查找问题症结,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今年,我镇信访办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信访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真抓实干,整合力量,强化责任,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四访促和谐”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疑难问题,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位置更加突出。今年党委政府分别下发了4个文件,一是庙办发[2019]4号文件《关于成立信访工作领导班子的通知》,成立了由朱伟同志组长,高万军同志任第一副组长,沈乐明为副组长,公安、司法等部门14人为组员的领导专班。二是庙办发[2019]7号文件《关于庙前镇党政领导2019信访接待日安排方案的通知》。三是庙办发[2019]18号文件《关于建立信访重点对象领导包保责任制度的通知》。四是庙办发[2019]10号文件《关于庙前镇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通过文件使领导、组织、专班、责任落实到人,到个案,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今年,镇党委听取信访工作情况,安排信访重点工作12次,分析个案30次,做到领导、责任、专班、调处、稳控、车辆、经费七到位。
二、制度健全,信访工作管理不断创新。全镇今年重新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八个制度,即:信访工作职责、信访工作服务规范、文明接待公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工作守则、信访工作责任追究、领导包案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促进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村级信访工作要求做到四个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案结事未了不放过。通过四个不放过,使信访工作做到事事有着落、案结事了。
三、责任落实,信访工作秩序逐步规范。一是我镇全面落实了领导包案责任制,实现“五个一”的包保责任制,60件信访件均实行了领导包案。二是对下属单位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考核细则,共16条,实行了百分考核制。三是监管对象落实,对非正常上访户、缠访户分片分人进行了包干监管,由于责任的落实,使全镇的信访工作局面得到根本好转。
四、建立网络,信访信息及时掌握。一是完善村级信访维稳组织体系,全镇18个村、2个居委会都成立了信访维稳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接待室,村组分别设立了信访联络员和情报信息员,湾子屋场设立了民调中心户,全镇共210户。二是抓信息渠道畅通,要求不管在全镇各个地区发生任何大小事件,都必须在1小时之内报告给镇维稳办公室,否则将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问题调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联席会议,每周一次研判会,互通信息,研究和布置信访工作。四是加大村组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村级主动解决问题,做到小问题不出组,大问题不出村,力求化解在基层。
五、开展四访,为民排忧解难。我镇在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中,镇党委领导班子开门接访250次,接待来信来访110件243人次,带案下访98件108人次,主动约访100件128人次,上门回访103件152人次,化解积案2件,为困难户解决低保6户6人,为上访户解决资金15万元。通过工作息诉息访30件154人次,如井岗村王三玲因与邻居张永忠办彩瓦厂发生纠纷,多次上访,党委书记朱伟同志多次亲临现场,组织协调做工作,使张永忠在今年四月底以前将彩瓦厂进行了搬迁,上访人表示非常满意。通过开展该项活动,使全镇的民风大有好转。
六、抓化解积案,努力做好息诉息访。在化解积案上,我们一是落实领导专班,二是做好稳控工作,三是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以心换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庙前村胡运龙因改革下岗,老婆有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镇政府积极想办法,通过民政救济,给予解决家庭低保。使一起多年未化解的积案得以解决。
七、认真做好全国“两大会议”和党的xx届三中全会社会稳定工作。一是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二是落实包保责任制,使矛盾纠纷调处在村镇;三是加强火车站、汽车站值班,严格实行零报告制。确保全国两大会议和xx届三中全会期间,我镇无一期赴宜昌、省、京上访。
总之,由于党委的重视,各部门齐心协力,今年的信访工作总的归纳为:网络组织健全、纠纷排查到位、责任分工明确、接访服务规范、积案化解彻底,办件高效优质,确保五无实现。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镇还存在着以下不稳定因素:一是道路交通损坏严重,群众反响很大;二是村级债务过大,至今未得到解决;三是山林土地纠纷较多;四是电压低,线路老化,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群众意见大。今后,我们将克服重重困难,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一方平案。
自2022年初以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确立“1234”信访工作目标,积极整合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力量,在全街道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负其责的大维稳、大信访格局,将信访吸附在街道、化解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街道始终把信访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抓基础、抓源头、抓化解”,努力做到“开门办案、案不出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坚强核心。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综治信访维稳领导小组,实行党工委统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分片包村包社区,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是强化机构建设,树立良好信访阵地形象。建设综治信访维稳办公和接待场所,配备专用车辆、电脑、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信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矛盾排查调处、案件办理、信访接待、文书档案等各项制度,把维稳信访办打造成了为民解忧的“一个窗口”,执政为民的“一面旗帜”。
一是落实开门接访机制。街道坚持每天至少一名班子成员接待来访群众,做到信访办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接待来访群众。2022年,街道共接待312起1635人次来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和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为市“大滁城”建设及琅琊“两区”建设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坚持带案下访机制。由于去年以来征地拆迁任务重、面积大,矛盾并发,街道对涉及群众利益重大的问题成立维稳工作组,实行带案下访,深入维稳第一线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015年,街道先后成立了16个维稳工作组,切实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矛盾。
三是排查调处机制。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周一次隐患排查,每周一次情况反馈,每两周一次集中上报,每月一次张榜公示。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信访问题,制订了信访预案,对老上访户和重点问题做到“四有”:有一个工作小组,有一个工作方案,有一个案件卷宗,有一个包保稳控机制。
四是落实信访信息员机制。坚持信访信息员制度,抓好信访信息员队伍建设,从微小矛盾纠纷入手,及时了解群众信访诉求,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动态,提前调处,提前化解。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对首办人员和主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实行“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真正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1、创新“四项举措”。一是编写《琅琊区xx街道征地及房屋拆迁工作手册》。2015年,街道先后承担着市“大滁城”建设及琅琊“两区”建设的14个地块的征地拆迁任务,共涉及5个村和社区2011户、拆迁面积369291㎡,征地6028.6亩。为了做好街道征地及拆迁工作,强内功、抓规范,加强对拆迁人员政策性、法规性、业务性指导,街道组织编写《拆迁工作手册》。工作手册的出台,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推动了征地拆迁工作在街道顺利进行。二是编写《村民组集体收益分配工作手册》。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给村民组带来了巨额的集体收益。因村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分配集体收益款时矛盾重重,街道高度重视这一情况,成立集体收益分配领导小组,并编写《集体收益分配工作手册》,以规范村民组集体收益分配,有效的规避了因集体收益分配产生的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2021年以来,街道22个村民组共分配5483万集体收益款,没有发生一起因集体收益分配不公导致的越级上访事件,维护一方稳定。三是编写《xx街道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指南》。为了更好地开展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简化信访程序,规范信访流程,街道编写《来信来访工作指南》,使维稳信访办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反映自己的诉求,确保群众的合法利益通过信访渠道得以保护。四是编写《维稳简报》。通过每月一期的工作简报,及时总结上报,让各级领导能够掌握街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及群众诉求,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维稳资料。
2、抓好“四个信访”。一是亲情信访。树立“信访为民”的理念,以亲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让当事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感到快速便捷的服务外,更感到党、政府和信访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温暖。二是精细信访。信访无小事,每个信访案件都坚持“三清”,即事情原委问清、导向查清、当事人性格摸清,认真审视流程每个环节,把工作做到家,把责任尽到位。三是责任信访。实行“五包一追究”信访制度,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包结果公正;对失职造成严重影响的干部予以责任追究。四是一线信访。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街道联系村和社区干部坚持每周深入到村、到户,掌握矛盾信息,通晓村情民-意,获取深层次、内幕性、有价值的信访信息,对掌握的信访信息坚持区别情况,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亲戚朋友等各种力量的作用,合力攻坚,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021年,街道始终把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综治、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全年共接访312起1635人次;村和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2次、排查94起,已化解94起;上级交办信访件41件,办结41件。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和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杜绝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xx街道综治维稳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与要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勇猛前行、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铸造“百亿琅琊”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矛盾交替出现,信访事项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为此,全乡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大力宣传贯彻《信访条例》,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机构和村级网络建设,严格落实各项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了信访工作效率,确保了全乡无一起集体访和越级访,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今年,县纪委信访工作在上级纪委的指导及县纪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纪检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以推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构建和谐快速发展做好服务,为加快建设作出新贡献。实际情况,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认真开展信访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4次92人,化解矛盾14起,为乡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做法
(1)、创新领导体制,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今年先后3次调整充实了乡信访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任组长,分管党务的副书记、纪检书记、人大主席、政府副乡长等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把信访工作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人大、政府齐抓共管信访工作的格局。同时各村实行支书负责制,明确责任,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切实把信访化解到最基层。
(2)、强化领导,将信访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在信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乡党委先后两次召开了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信访工作实施方案,使信访工作真正达到了目标具体化,工作任务明确化。对群众反映的矛盾大、纠纷多的问题,认真做好梳理分类,达到底数清、情况明,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亲自抓,纪检书记具体管。下设信访办公室,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坚持“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把信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形成了全方位开展信访工作的良好氛围。
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集中力量,重点清查。对势态恶化迅速,苗头明显的问题和事件,进行专项清查。乡党委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先后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20余次到基层走访、调查,核对上访有苗头的人,了解实际情况,截止目前,我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苗头事件。为我乡今后各项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三是不失时机,个别抽查。在普遍排查的基础上,乡信访领导小组,还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的方式,深入基层个别走访、检查村“两委”的信访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